你们有没有发现,最近朋友圈里不少人偷偷在找老小区的顶楼?
不是图新,反而是奔着“老破顶”去的,我一开始也纳闷——顶层不是缺点一堆吗?上下楼麻烦、冬冷夏热,怎么还成了香饽饽?直到听几个干房产中介的朋友扒了内情,才明白这里面的“小算盘”打得比谁都响!
先说说最实在的——学区房。
我邻居张姐去年咬咬牙买了老城区实验小学旁边的顶楼,60平的老破小,墙皮都掉了两块,地板还是老式的水泥地,但就因为挂着“学区第一梯队”的牌子,价格比同小区三楼的房子便宜15万。结果今年她儿子顺利上了实验小学,放学走路5分钟到家,她跟我说:“省下来的钱够给孩子报三年奥数班,就算以后不住,租给陪读的家长,一个月3500,比存银行利息高多了。”你说这是不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“学区房平替”?毕竟对家长来说,“能上学”比“房子新”重要100倍啊!
再说说拆迁的“彩票”。我大学同学小宇去年跟风买了市中心老机械厂的顶楼,45平的一室一厅,当时大家都笑他“接盘侠”,结果今年年初就贴了拆迁公告——赔了一套100平的新房不说,还补了20万装修费。他现在逢人就说:“早知道多买两套!”你说这种“低投入高回报”的好事,换成你会不会心动?毕竟现在城市更新这么快,老小区拆一套少一套,万一踩中“拆迁狗屎运”,那真是“一步到位”啊!
还有改造的“魔法”。我有个做民宿的朋友,专门收老小区顶楼,尤其是带露台的。上次去她那玩,她把顶层的露台改成了“空中花园”:摆了藤椅、串灯,种了多肉和月季,晚上坐在那喝啤酒看夜景,比网红酒吧还舒服。她说:“老小区位置好啊,离地铁口500米,周边全是美食街,游客就爱这种‘闹中取静’的感觉,周末根本订不到房!”你看,把“顶层”改成“特色民宿”,是不是把“缺点”变成了“卖点”?
最后说说居住体验。
我一个喜欢安静的同事,去年搬去了老小区顶楼,她说:“再也不用听楼下夫妻吵架、楼上孩子跑跳了!早上起来站在露台上深呼吸,比在健身房跑步还舒服。”对了,她还在露台种了番茄和薄荷,夏天摘个番茄打鸡蛋汤,比超市买的鲜10倍——这种“独门独院”的私密感,是不是比住高楼大厦的“鸽子笼”更有烟火气?
不过话说回来,买老小区顶楼也不是闭着眼乱买。
得看地段——是不是在市中心、离地铁近;得看有没有露台——能不能改造;得看物业——有没有电梯(没有的话爬楼真的累);最重要的是,得摸清有没有学区或者拆迁的可能。
要是买了个没学区没拆迁希望的,那才叫“踩坑”!
你们身边有没有买老小区顶楼的?
是赚了还是亏了?
有没有碰到什么“隐藏福利”?评论区聊聊呗!毕竟这种“别人看不上,自己偷着乐”的好事,说不定下一个轮到你呢!
证监会允许的配资公司,四川中壹配资,股迷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