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,沿315国道一路向西,穿过戈壁荒滩,绿意渐浓。
一排排农家小院整齐划一,宽阔的水泥路平坦整洁、四通八达。远眺窗外,葡萄上架,桃挂满枝,苹果泛着新绿……好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!
谁能想到,曾经,这里是一片连绵沙丘与亘古荒原。短短几年,兵团人用奋斗的犁铧耕耘,建起一座军垦新城—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五团,铸就了大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。
兴城——团场变了模样
“嘟——”6月30日18时12分,从喀什开往乌鲁木齐的K9788次客运列车准点驶入二二五团玉泉镇火车站。家住二连的于素甫江·买提赛地拎着行李走出车厢。
“以前,去乌鲁木齐上学时,要先坐班车到和田火车站乘火车,现在,火车站修到了家门口,省时又省力。”于素甫江说。
二二五团距于田县39公里,距策勒县45公里,两边都是无尽的沙丘和戈壁,是典型的“风头水尾”。
2018年1月,二二五团正式接管于田县原“两场一区”,下辖的六个村中两个是深度贫困村,占人口总数的五分之四。这些村庄居住分散,水、电、路等各项基础设施严重滞后。如何破局起步、改变落后面貌,成为摆在团党委一班人面前的难题。
要想富,修路是第一步。
“交通一头连着团场产业,一头连着群众生活,要持续在乡村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做足功夫。”二二五团城镇和生态保护中心主任马军全说。
2022年6月,随着玉泉镇火车站的开通运营,二二五团正式接入全国铁路网,形成以火车站、客运站为中心,团场干线公路与北部边缘国道315为骨架,各连队与邻近县乡互联的交通体系。
漫步在宽敞整齐的街道,一座座鳞次栉比的新楼房,一张张质朴憨厚的笑脸,正无声讲述着团场的巨变。
保障了基础设施,又该如何满足群众的更高需求?
二二五团在探索一条精细化发展的道路:什么弱补什么!全面提升人们对医疗、教育等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!
为缓解职工群众“看病难”问题,2023年,二二五团医院启用新院区,开设内外科、中医科、康复科等12个科室,新增CT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,并与昆玉市人民医院建立医共体,每周邀请专家到院坐诊。2024年全年,新院区共完成门诊15437人次。
“刚到团场那会儿,在药房抓药的还是兽医。”第十四师昆玉市医共体二二五团分院办公室主任何大刚回忆起过往,满眼心酸,“老院区只有一排六、七间屋子的小平房,发烧咳嗽都看不了,医护数量更是严重不足。”
“如今可大不一样啦!能做100多种检查,实实在在满足职工群众小病不出团,大病也能治的愿望。”他补充道。
不远处,二二五团中学宏伟的教学楼格外显眼。标准化的操场、崭新的教研科学楼,阅览室、多功能教室一应俱全……
正值暑假,校园里已没有学生的琅琅书声,却依然能看到教师职工的身影穿梭在楼宇间。“我们要为学校的教材设备进行升级,为下学期做好准备。”二二五团中学副校长骆彪说。
走出校门,已是夜幕降临,坐落在崇文路上的二二五团商业街华灯初上,热闹非凡。
“这里原先是两间小卖部,现在成了团场的CBD,餐饮、服装、休闲,要啥有啥。到了晚上,夜市更是热闹得很哩!”来自河南的周兴龙看中团场的交通优势和发展前景,在商业街开了一家蛋糕店。
“在这地段开店,准没错!”他自信地拍拍胸脯。
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优居,从有学上到上好学,从看病难到就近看,二二五团一批补短板民生项目建成投用,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高。
兴业——群众富了口袋
行距4米、株距1米的标准化苹果园里,低矮稠密的苹果树迎来挂果期,枝头缀满青果,长势喜人。
一大早,五连职工莫进波就在自家的百亩苹果地里忙碌穿梭,拉枝、扭枝、用绳子固定,为来年的增产增收打下基础。
“以前在云南老家从没见过这样的种植方式,经技术员科普才了解到,原来矮砧密植能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,结果早、产量更高。”莫进波掰着手指比画了个三,“产量是乔化树的3倍!”
“矮砧密植是用矮化砧木嫁接的苹果品种,每亩较传统种植能多栽植145株果树,行间留有机械化作业空间,可节省60%人工成本。”二二五团一连“两委”委员方威强介绍。
2020年,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,二二五团将苹果种植打造成特色产业,引进高标准矮砧密植苹果技术。依托陕西宝鸡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“代建代管”模式,采用水肥一体化、隔架系统等现代技术,建成7248亩矮砧密植苹果示范园,实现一年建园、两年挂果、三年有产的突破。
与此同时,2.76万亩“一连一特色”的特色种植产业格局正如火如荼展开——
在拉依苏长寿村农文旅融合示范园区,昔日贫瘠的盐碱地蜕变为肥沃的“黑土地”,正处于分蘖期的沙漠水稻颜色鲜绿,羊脂籽米长势喜人;
在四连,89座连片现代化设施大棚内,各类蔬菜依托“一棚多季”轮作模式相继成熟,棚内一派丰收景象,产业活力持续释放;
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援建的保鲜冷库里,成熟的鲜食桃子陆续运送至“存储驿站”,成功破解了应季农副产品储存难的技术瓶颈,加上与企业、电商、快递公司的有效合作,鲜桃得以顺利出园。
当下,二二五团借助北京援疆资金、企业、技术、人才、市场等优势,建立起“党支部+龙头公司+种植基地+合作社+职工群众”的利益联结机制,强链补链,打造现代农业产业模式,擦亮二二五团“拉依苏”品牌,推动职工群众增收,团场高质量发展。
“家人们,新鲜采摘的黄油桃、白油桃、可口的毛桃都可以下单喽……”田间地头,二二五团四连职工帕提古丽·麦提喀斯木正对着镜头拍摄短视频,推荐自家14亩果园里的优质产品;镜头外,游客们穿梭在桃林间,摘下一颗颗饱满水灵的果实,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……
最近两周,帕提古丽桃子销售额已接近两万元,保守估计今年能卖到15万元。
兴旺——家园有了盼头
二二五团是多民族聚居团场,块状嵌入在于田县境内,肩负着兵地融合与民族团结的艰巨使命。
“接管前,地方群众不了解兵团,不知道兵团是干什么的。”曾让贾永胜一筹莫展。
随着团场建设的加速,乡村治理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:少数“两委”班子软弱涣散;不同群体之间时有冲突发生;部分基层组织组织功能薄弱;个别村干部在群众中威信不高……
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。提升治理效能,是基层党组织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。
经过深入调研,团党委班子成员决议,基层治理必须发挥“火车头”作用,要把党支部建在连上。
“给钱给物,不如给个好支部。”二二五团从强化村“两委”班子入手,坚持力量下沉,建立团党委班子成员挂钩连队制度,整合“访惠聚”工作队和连队“两委”力量建立工作专班,实行“一对一”帮带机制,坚持开展“一日工作流程”。
这支队伍,已经完全融入乡村振兴的洪流,成为“永不离开的工作队”。
“这些娃娃们像亲人一样!”说起连队工作队,年已60岁的买塞地·吐送笑得合不拢嘴。
买塞地曾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,在政策帮扶下成功脱贫后,在村里开设了一家日间孤寡老人照料中心。
“肯定不能只靠买塞地一家来供养这么多老人!”二二五团一连党支部书记贾永胜说,“为减轻压力,团党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定期来看望老人,带些生活必需品。”
“又是送鸡苗,又是安排公益性岗位,三天两头往家里来。”那时的买塞地也质疑,“哪有这种好事?”
买塞地紧着说,“结果鸡苗真送来了,还是免费的。隔天就来讲解养殖技术,耐心得不得了。”他比出了大拇指。
“买塞地爷爷,我们来看您了。”临走时,一群身着西部计划志愿者服装的年轻人提着大包小包,送来米、面、油等生活必需品。
这样的帮扶场景只是团场民生改善的一个缩影。在连队干部的积极推动下,二二五团逐步构建起多元共治、文化融合、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。每逢重大节庆活动,锣鼓队、舞狮队相约与地方群众相约同台献艺;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显著提高了;各民族之间相互欣赏、相互融合的交往交流交融局面逐渐形成;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已由“被动”到“主动”转变。
栽下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。
团场的变化,韩秋花看在眼里,喜在心头。在团部开蔬菜水果超市的她敏锐地嗅到商机,拨通了远在乌鲁木齐工作的儿子罗宇枫的电话:“再开一家超市!”
满怀信心的罗宇枫毅然返乡,回到二二五团开设了首家一站式综合购物超市——亿民超市。
“吹沙子也吹不过心中的喜爱!”二二五团中学党支部副书记、体育老师刘渝对团场感触颇深,2020年,他在网上看到团场招聘特岗教师的启示,毫不犹豫地报了名,从水润景美的重庆綦江来到黄沙漫天的二二五团,一扎就是5年。
“风沙过后,是瓜果飘香!”刘渝说,“这里的学生、老师给我太多感动,下定决心留下,不走了。”
……
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。一批又一批青年通过公务员、事业编招考、“三支一扶”和大学生“西部计划”志愿者等人才招聘渠道,陆续来到二二五团,投身一线建设。
盛夏蝉鸣,瓜果满枝。这不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那片盐碱地上蜕变新生吗?二二五团在兵团人的艰苦奋斗中已结出累累硕果。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孙金行 赵明昊 靳昊)
证监会允许的配资公司,四川中壹配资,股迷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